打蛋器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打蛋器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台军艺工队昔日艺界大佬或被裁

发布时间:2020-03-03 22:10:04 阅读: 来源:打蛋器厂家

在台军中有这样一支奇特的部队:它影响甚广,享誉台湾军地两界,却受编制所限,人员极少;它的成员个个都是精英级的“多面手”,军事素质却是台军中最差的;它曾经是台湾万千“役男”梦寐以求的地方,如今却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局面。这个复杂的“矛盾体”就是台军的艺工队。

由于2014年底台军募兵制将全面开启,这让台军今年的组织改造尤显关键,日前台“国防部”表示,将在年内完成艺工队存废的评估工作,艺工队很可能在今年彻底走入历史。对几经压缩的艺工队来说,2013年将是它们生死攸关的关键一年。

一枝独秀,进艺工队曾是每个役男的梦想

虽然艺工队是台“国防部”目前正在考虑淘汰的军中冗赘机构之一,但回望60多年的发展历史,它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。抗战期间,国民党逐步认识到用文艺表演的方式进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,开始在军中及军校中组建演剧团队;1949年一些军中演剧队和民间演出团队随败退的国民党来到台湾,1950年4月,台“国防部”将这些团队改编成“国军康乐总队”,下辖两支话剧队、两支巡回康乐车队、七支电影队、一支杂技队,这就是艺工队的前身。尽管当时“康乐队”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较为单一,但它们通过劳军和在各处眷村的巡回演出,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振奋了台军低迷的士气,稳定了军心,还为娱乐匮乏的眷村民众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。据说当年康乐队那些漂亮的女团员不仅是官兵心中的“军中情人”,还是民间颇受追捧的“大众情人”。

1965年,“国军康乐总队”改称“艺术工作总队”,同时增设美工队、歌剧队、“国光”合唱团,并改变综艺队、电视辅导队等组织。此后的20年间,艺工队可以说是台湾军地两界“娱乐圈”的一枝独秀。当时,台军官兵在营区里,除了看艺工队的表演,几乎没有其他娱乐;在坊间,早期没有电视台的时候,艺工队定期的巡演也是民众最为重要的精神调剂品,而电子媒体出现后,在国民党全面控制台湾的文教娱乐产业的背景下,电视台已然成为军中艺工队的新领地。当时台电视台需要的人才,无论是幕前的演员、歌星,还是幕后制作、工程,都要靠艺工队来培养、训练、供应。

正是艺工队长期的“一家独大”,也让其“门槛”水涨船高。在艺工队的鼎盛时期,能够加入艺工队可以说是每个役男的梦想。那个时候,除非服役前已是知名影星、歌星,或者有强硬背景的,才能被选入艺工队。当时,艺工队的老兵们最常跟新兵们打探的便是“你背后几颗星星?”意思是你进来是靠几位将官的推荐?在1993年,甚至还有一名新兵因为没能进入艺工队而上吊自杀。

新兵苦练,大牌明星先当“小弟”

虽然,大家都想进入艺工队,其实艺工队也不是那么好“混”的。在艺工队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,“女人当男人用,男人当畜牲用”。曾有台军高官表示,艺工队员除了发禁较之其他部队宽松些外,辛苦程度未必低于其他部队。艺工队由于人力有限,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。会唱歌的,美声、通俗、民族,甚至戏剧都要能喊上几嗓子;会跳舞的,不仅各种舞蹈都要会,关键时候还要发挥一下肢体方面的优势,给杂技演员们搭搭手;会工艺的,要美工兼木工兼绘图做道具;能驾驶的,从大巴士到小车都要开得转;熟悉电工的,要灯光、音控、架线、供电保障几项全能。

艺工队虽然人少,但其工作量却一点也不少。艺工队主要担负着劳军、赈灾等演出任务。所谓劳军就是只要有驻军的地方就要有艺工队的身影,这其中又以离岛驻军为优先服务对象,每季度需固定演出一次,其次为演训部队、一般驻地部队和重大庆典活动。此外,台军方还对艺工队的演出场次有着明文规定,一般来说每月最低演出不得低于15场,全年不得低于180场,一场普通演出为60分钟,大型演出为90分钟。就在2012年,台军仅剩的一支60人的艺工队,其演出的最低标准数每月也不得低于12场,全年度也不得低于144场。

常言道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艺工队员们在高频率的演出之外,还要面临高强度的排练。尤其是在艺工队的男兵们都是义务役的,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人退伍,人员更替频繁。但演出又不等人,怎么办,那就只有苦练了。不过这种苦练不同于其他兄弟部队的操课、跑步等偏向体能上的训练,完全是技术上的:排舞、音效训练、灯光训练……据说艺工队的新兵第一个星期基本上没有人能睡超过10个小时,请注意是一整个星期10个小时,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

或许有人会说,这样的苦练都是针对那些“菜鸟”的,如果入伍前就是大明星那就不用练了。殊不知,在艺工队无论多大牌的明星,进去后都是“小弟”,不仅要负责军中一切杂物,还要时时被心血来潮的老兵们“操”(修理)上一番。例如当年刚出道就红遍全岛的林志颖,入伍时数千歌迷前往送行,可谓风光无限。但一到部队,长官就给他来了个“下马威”——大骂一通后,让他拿着沉重的行李包跑步。等林志颖跑得精疲力竭后,再命令他把背包里的东西全部翻出来重新整理,速度太快或太慢都要挨骂。在整个新兵期间,“被操”对林志颖来说绝对是家常便饭,而林志颖曾在军中刷了一年厕所更是令他的粉丝们唏嘘不已。

娱乐界大佬,既能造星也能灭星

作为控制了台湾娱乐界长达20多年的“大佬”,艺工队是既能“造星”,也能“灭星”。套用一句较为时髦的话来说就是,如果你想进入娱乐圈,请来艺工队,这里可以助你实现梦想;如果你想退出娱乐圈,也请来艺工队,这里可以为你洗去“星光”。

长期以来,艺工队活跃在台湾本土甚至是亚洲文艺界的台湾男艺人中,有很大一部分都曾受过艺工队这个“大熔炉”的磨练。如台湾第一代天王巨星刘文正;靠一副好嗓子红遍两岸三地的费玉清;上世纪七十年代琼瑶剧里的英俊小生秦汉;有着“迪斯科王子”封号的包伟铭;综艺节目的大哥大胡瓜;相声界的中流砥柱冯翊纲、宋少卿皆有在艺工队服役的经历。正是因为曾塑造了大量明星,艺工队一度被看作是台湾艺人的“兵工厂”。

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,艺工队在打造“红星”的同时,也成为很多当红明星的“职业生涯杀手”。这是因为不管你入伍前有多么红,一旦入伍就意味着要在演艺圈消失两年多。就算有艺工队能让你继续演艺生涯,但鉴于台湾娱乐圈竞争激烈、新人辈出的现实以及艺工队演出受众的局限性,退役后再想大红大紫那是真的不容易。早年如徐乃麟、阳帆,晚一些如张雨生,在入伍前都是在演艺界领军的偶像人物。但在退役重返娱乐圈后,或欲振乏力,或寻求转型,徐、阳二人改投主持界再战,而张雨生则索性转入幕后。就连上文提到的林志颖退伍后虽还奋斗在娱乐圈,但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席卷全台的“小旋风”了。

是存是废,陷两难境地

纵观艺工队的发展史可以看到,艺工队是和台军的政治作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当年,艺工队的成立就是为了配合国民党初到台湾“政策宣导”和“稳定军心”的需要。因此艺工队那时的表演内容主要是倡导军令、政策。而到了六、七十年代,台军正处于精训勤练、无日不思“反攻大陆,解救同胞”的时期,“正面宣传政府、负面宣传敌人”也随之成了艺工队表演的首要任务。直到八十年代,台军“反攻大陆”的政策被彻底放弃,艺工队才初步实现一个部队文艺团体的主要任务——娱乐官兵。

不过,艺工队好不容易才走上的“正途”,却又是一条被缩减、甚至是被裁撤的“末途”。随着台军一波又一波的裁军,艺工队这类“无机敏性、战备时效低”的非战斗兵力,成为首当其冲的被裁对象。1985年,艺工总队裁撤歌剧队,缩编话剧队,增设学生大队、艺工队及勤务队;2000年,台“国防部”裁撤了艺术工作总队部,改变成艺宣中心“艺术工作队”。改隶政治作战总队;2004年,台“国防部”裁撤艺工队编制,整合为“国防部政治作战总队艺宣中心”,人员也仅剩下60人。而当年时任台“国防部长”汤曜明的一句“国军只专责战训本务,要艺工队干什么?”更是将艺工队推上了被裁撤的风口浪尖。

如今,近十年已经过去了,关于艺工队的存废在台军内外依旧争论不休。支持人士认为,艺工队虽然编制小,但其体现出来的“文化软实力”却不容忽视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艺工队可以说是台军精神战力的重要指标。还有军方人士表示,就算是没有艺工队,军民联欢、敬军劳军与宣慰荣民之家的活动还是要办。如果未来这些活动包给民间团体来进行,一方面恐怕厂商会漫天要价,军方沦为被任意宰割的“冤大头”;另一方面,演出内容不好控制,恐又会惹出“情色劳军”的大麻烦,反倒不利军心稳定。

而支持裁撤艺工队的人士则认为,两岸关系已不同以往,政治作战早就过时,艺工队这一政治作战的产物当然应该废除。同时,台军目前正在实施的“精粹案”要求在作战部队尽量少裁的原则下,继续缩减兵力,为了达到裁军目标,也只好“忍痛割爱”把艺工队裁了。

正是由于存在争议,才让台军在艺工队的裁撤问题上陷入“顺姑情逆嫂意”的两难境地,裁撤之刀难以顺利砍下。近期,台军虽又高调将艺工队的存废拿出来说事,但鉴于此前台军几次“刀下留人”,艺工队此次究竟是能再次绝地逢生,还是真的就此“金盆洗手”,恐怕还要看台军高层的最终考量了。

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

李字

x光机